據國家衛健委統計,中國脫發人群已達2.5億;
截至今年7月,我國約6億成年居民處于肥胖階段……
脫發和肥胖已成為影響我國居民健康的重要問題。
有研究表明,肥胖與雄激素源性脫發相關,越是肥胖的人,脫發的可能性就越大,且脫發越嚴重。
超重和肥胖的人群發生早發性脫發的概率是正常人的近5倍之多。
一招測試是否有脫發的“潛力”
用拇指、食指和中指,從頭發根部輕輕捏住一縷頭發(約40~60根),順著頭發輕拉。
如果只有1~2根頭發脫落,不用擔心;如果一次捋掉超過5根,說明有可能有脫發問題。
需要注意的是:剛洗頭之后做拉發試驗不準確,請至少在洗頭后1天做,3天左右不洗頭再做更可靠。
三類營養素預防脫發
除了要減少高糖、高油脂食物的攝入,補足這3類營養素也有助于預防脫發。
1、蛋白質
人類頭發由蛋白質構成,所占比例高達90%。
蛋白質對構建和修復人體組織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。
研究表明,在體內明顯缺乏蛋白質的情況下,頭發不僅生長緩慢,還容易脫落,且發質變差,頭發變細、發脆、枯干、顏色變淺。
專家對常見食物進行了營養評價,選出了“優質蛋白十佳食物”,
分別為:雞蛋、牛奶、魚肉、蝦肉、雞肉、鴨肉、瘦牛肉、瘦羊肉、瘦豬肉和大豆。
2、B族維生素
B族維生素與頭發健康密切相關。
缺乏維生素B5、B7都可能導致頭發變細、失去光澤、掉頭發;
維生素B2、B6缺乏可能引起脂溢性皮炎,也會進一步導致脫發。
維生素B族普遍存在于雜糧、奶制品、蛋黃、牛肉、綠葉菜中,可通過適量食用上述食材來補足B族維生素。
3、鐵
研究指出,缺鐵是絕經后女性脫發的首要原因。
貧血的情況下,紅細胞攜帶氧的能力降低,毛囊細胞一旦缺氧,就會出現脫發。
想要補鐵,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可以多吃一些植物性的食物,如枸杞、大豆、黑木耳、海帶、芝麻、菠菜、香菇、核桃仁等;
動物性的食物如血制品、內臟、蝦米、瘦肉與雞蛋等。
肥胖加速毛囊萎縮,誘導脫發
今年6月,東京醫科齒科大學的研究團隊在Nature雜志上發表了研究長文,
該研究揭示了肥胖通過耗竭毛囊干細胞導致脫發,證明了肥胖能加速毛囊的萎縮。
研究人員對毛發正常的老年雄性小鼠喂養高脂食物,而對照組的小鼠則喂養正常食物。
在喂養一個多月后發現高脂飼料喂養的老齡小鼠顯示出毛發疏松。
通過觀察喂養肥胖的小鼠的毛囊發現,小鼠的一些毛囊突起消失,正是由于高脂食物耗盡毛囊干細胞使毛發變得稀疏。
研究表明,肥胖導致的代謝壓力,能夠改變毛囊干細胞的細胞命運,使它們出現在毛囊的上半部分,而非負責毛發再生的根部。
這種細胞命運的改變,最終會導致毛囊干細胞的缺失以及隨之而來的脫發。
高糖、高油脂食物加重脫發
糖和精白米面
吃太多含糖量大的食物會導致體內炎癥反應升高,進而引起脫發。
此外,米飯、饅頭等精白主食會升高餐后血糖,而血糖和胰島素水平過高,會直接導致雄激素合成增加,誘發脫發。
油炸食品
油炸食品等高脂肪食物會導致睪丸激素水平上升,從而引起男性脫發。
油炸食品還會造成身體免疫平衡紊亂,激發炎癥,導致脫發。
高汞魚
研究發現,食用金槍魚、旗魚、鯖魚等汞含量高的魚類可能會導致脫發。
吃魚應選擇鲅魚、三文魚、海鱸魚、金鯧魚和小黃魚等低汞品種。
高硒食物
硒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,但過量攝入會造成硒中毒,其主要癥狀是脫發或者指甲脫落。
給脫發者的六點生活建議
1、適度洗發
洗發太勤或太少不利于頭發保養,一般隔天洗一次即可,洗發水溫以40℃左右為宜;
洗發時輕輕按摩頭皮,既能清潔頭皮,又能促進頭皮血液循環。
2、重視梳頭
經常梳頭既能去除頭屑、增加頭發光澤,又能按摩頭皮、促進血液循環、增強頭發供血。
發梳建議選用木質的,不要用塑料梳子,因為大量的靜電會使頭發干燥脆弱。
3、減少燙發、染發
經常染發、燙發,會破壞頭發的光澤和彈性,甚至使頭發變黃、干枯。染發、燙發間隔時間至少要3~6個月。
4、避免風吹日曬
外出時要注意保護頭發,遇到大風雨雪天氣要戴帽子,防止風寒濕氣的侵入。
夏季要避免日光曝曬,以防日光中的紫外線會對頭發和頭皮造成損害,導致頭發干枯、變黃。
5、避免過度壓迫、牽拉頭發
過度壓迫、摩擦和牽拉頭發會引起脫發。
束發時不要過度牽拉頭發,也不要將頭發綁得太緊,戴帽子和頭盔的時間不宜過長。
6、戒煙
吸煙會使頭皮毛細血管收縮,影響頭發正常生長,是引起脫發的危險因素之一。
多項研究發現,吸煙者脫發發病率遠高于非吸煙者。
微信服務號
商城二維碼